Python语言技术文档

微信小程序技术文档

php语言技术文档

jsp语言技术文档

asp语言技术文档

C#/.NET语言技术文档

html5/css技术文档

javascript

点击排行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文档 > js框架/js库

再谈Angular4 脏值检测(性能优化)

来源:中文源码网    浏览:343 次    日期:2024-04-26 01:45:48
【下载文档:  再谈Angular4 脏值检测(性能优化).txt 】


再谈Angular4 脏值检测(性能优化)
Summary
Angular 4的脏值检测是个老话题了,而理解这个模型是做Angular性能优化的基础。因此,今天我们再来聊聊Angular 4脏值检测的原理,并看看性能优化的小提示。
进入点 - Zone.js
Angular 4是一个MVVM框架。数据模型(Model)转换成视图模型(ViewModel)后,绑定到视图(View)上渲染成肉眼可见的页面。因此,发现数据模型变化的时间点是更新页面的关键,也是调用脏值检测的关键。
经过分析,工程师们发现,数据的变化往往由macrotask和microtask等异步事件引起。因此,通过重写浏览器所有的异步API,就能从源头有效地监听数据变化。Zone.js就是这样一个猴子脚本(Monkey Patch)。Angular 4使用了一个定制化的Zone(NgZone),它会通知Angular可能有数据变化,需要更新视图中的数据(脏值检测)。
脏值检测(Change Detection)
脏值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存储旧数值,并在进行检测时,把当前时刻的新值和旧值比对。若相等则没有变化,反之则检测到变化,需要更新视图。
Angular 4把页面切分成若干个Component(组件),组成一棵组件树。进入脏值检测后,从根组件自顶向下进行检测。Angular有两种策略:Default和OnPush。它们配置在组件上,决定脏值检测过程中不同的行为。
Default - 缺省策略
ChangeDetectionStrategy.Default。它还意味着一旦发生可能有数据变化的事件,就总是检测这个组件。
脏值检测的操作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以下几步。1)更新子组件绑定的properties,2)调用子组件的NgDoCheck和NgOnChanges生命周期钩子(Lifecycle hook),3)更新自己的DOM,4)对子组件脏值检测。这是一个从根组件开始的递归方程。
// This is not Angular code
function changeDetection(component) {
updateProperties(component.children);
component.children.forEach(child => {
child.NgDoCheck();
child.NgOnChanges();
};
updateDom(component);
component.children.forEach(child => changeDetection(child));
}
我们开发者会非常关注DOM更新的顺序,以及调用NgDoCheck和NgOnChanges的顺序。可以发现:
DOM更新是深度优先的
NgDoCheck和NgOnChanges并不是(也不是深度优先)
OnPush - 单次检测策略
ChangeDetectionStrategy.OnPush。只在Input Properties变化(OnPush)时才检测这个组件。因此当Input不变时,它只在初始化时检测,也叫单次检测。它的其他行为和Default保持一致。
需要注意的是,OnPush只检测Input的引用。Input对象的属性变化并不会触发当前组件的脏值检测。
虽然OnPush策略提高了性能,但也是Bug的高发地点。解决方案往往是将Input转化成Immutable的形式,强制Input的引用改变。
Tips
数据绑定
Angular有3种合法的数据绑定方式,但它们的性能是不一样的。
直接绑定数据


  • Name {{item.name}}
    Classes {{item.classes}}


大多数情况下,这都是性能最好的方式。
绑定一个function调用结果


  • Name {{item.name}}
    Classes {{classes(item)}}


在每个脏值检测过程中,classes方程都要被调用一遍。设想用户正在滚动页面,多个macrotask产生,每个macrotask都至少进行一次脏值检测。如果没有特殊需求,应尽量避免这种使用方式。
绑定数据+pipe


  • Name {{item.name}}
    Classes {{item | classPipe}}


它和绑定function类似,每次脏值检测classPipe都会被调用。不过Angular给pipe做了优化,加了缓存,如果item和上次相等,则直接返回结果。
NgFor
多数情况下,NgFor应该伴随trackBy方程使用。否则,每次脏值检测过程中,NgFor会把列表里每一项都执行更新DOM操作。
@Component({
selector: 'my-app',
template: `

  • {{item.id}}



`,
})
export class App {
collection;
constructor() {
this.collection = [{id: 1}, {id: 2}, {id: 3}];
}
getItems() {
this.collection = this.getItemsFromServer();
}
getItemsFromServer() {
return [{id: 1}, {id: 2}, {id: 3}, {id: 4}];
}
trackByFn(index, item) {
return index;
}
}
Reference
He who thinks change detection is depth-first and he who thinks it's breadth-first are both usually right
Angular Runtime Performance Guide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中文源码网。

相关内容